日期:2025-07-25 06:14:54
日期:2025-07-25 06:14:54
央广网哈尔滨7月24日消息(记者陈显春 实习记者国琪)7月22日-23日,上海财经大学大学生社会实践团一行4人走进哈尔滨市阿城区亚沟街道吉祥村开展暑期调研活动。学生们在多个村屯开展座谈、走访、发放调查问卷,聚焦乡村产业、人居环境、村民收入、居家养老等方面事项,多维度了解东北乡村在振兴发展中的路径及创新方案。
学生们开展入户调研(央广网记者陈显春 摄)
从黄浦江畔来到松花江边,从大学课堂走进田间地头,通过两天走访调研,实践团成员感到受益匪浅,他们说调研实践重构了他(她)们对中国乡村的认知。
“踏进吉祥村的那一刻,清新的泥土气息便漫进了心尖。村干部说起花卉经济时的胸有成竹,比任何报告都鲜活。从草莓采摘到花卉种植的转型,黑土地里长出了生存发展的智慧。走访时,听村民说起获得收成的喜悦,更加懂得了所谓乡土,不只是地图上的一个坐标,它是田埂上的脚印、大棚里的汗水、餐桌上的笑语,是每双沾满泥土的手捧起生活的模样。”实践团成员冯嘉睿动情地说。
展开剩余67%在吉祥村村委会调研(央广网记者陈显春 摄)
实践团成员黄姗姗说,随团队深入东北农村调查了当地产业发展情况,了解到花卉产业给当地带来了经济效益,提高了村民们的生活质量。在这片土地上,触摸到了这片黑土地最真实的温度,看到了乡村振兴的无限希望。这里的人们,用勤劳与汗水播撒每一粒种子,让每一寸土地都充满了希望与力量。
“这我是第一次真实地看见风吹稻浪的画面,水稻茁壮生长,预示今年一定有好收成,这是全村的希望。清晰地记得和一个阿姨聊天,四目相对时,她透亮的眸子里满满的是对生活的满足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,让我彷佛看到了乡村振兴的蓬勃力量。”实践团成员何煦说。
村民填写调查问卷(央广网记者陈显春 摄)
实践团成员徐晗说,几天来,记录本写满的不光是吉祥村的基本情况和花卉产业发展数据,更有村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坚定信念。离土地越近,就越明白 “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”的嘱托有多重。
调研团关注农家小菜园(央广网记者陈显春 摄)
对于大学生调研团的来访,吉祥村村民们表现出了东北人极大的热情与豪爽,纷纷拿出自家小菜园产的新鲜西红柿、黄瓜让大学生们品尝。“随着村里的环境越来越好,经常有人来村里考察调研,大学生来访还是第一次,感谢他(她)们关注我们。”村民们表示,现在每年村里都有学生考出去上大学,希望自己的孩子上大学后也参加社会实践,希望来村里的大学生们不虚此行。
“这次调研实践活动让我们跳出书本里的抽象概念,在田埂的裂纹里感受土地的呼吸,在农户算账的指缝间触摸经济的脉搏,在东北方言里听到时代的强音。”冯嘉睿说,“调研团带回去的不仅是数据,更是对东北乡村的重新认知。它提醒我们,未来无论做多少分析、提多少建议,都要记得把根扎在这片土地上,所有关于乡村的思考,最终都该回到这些在泥土里播种希望的人身上。”
发布于:北京市互联网龙头股排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