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期:2025-08-15 06:18:51
8月11日凌晨的吉达体育馆,韩国男篮用一场颠覆预期的比赛改写了亚洲杯格局。 面对世界排名第29位的黎巴嫩,韩国队全场轰出22记三分球,命中率飙升至57.9%,以97-86爆冷取胜。
核心射手李贤重三分球13投7中,独揽33分;柳基相更是12投8中,贡献28分。 两人联手投进15记三分,仅外线得分就碾压黎巴嫩全队。
这场胜利让韩国队从A组第三跃升至第二,而原本被视作中国男篮八强对手的黎巴嫩跌至第三。 根据亚洲杯交叉对阵规则,韩国将在附加赛对阵B组第三名关岛队。 由于关岛队小组赛曾以39分惨败日本,实力垫底,韩国晋级八强的概率超过99%。 这意味着中国男篮的1/4决赛对手基本锁定为韩国队。
韩国队的三分火力看似无解,实则暗藏危机。 小组赛前三场数据暴露了其稳定性不足:
对阵澳大利亚时,三分球33投仅9中,命中率27.3%;
面对卡塔尔时,31投11中,命中率35.5%。
黎巴嫩的松散防守成为韩国爆发的催化剂,比赛中,黎巴嫩外线多次漏防,退防速度缓慢,放任李贤重和柳基相在挡拆后轻松出手。 反观中国男篮,小组赛将对手三分命中率压制至31.7%,外线轮转速度居亚洲前列。
韩国队的短板同样明显:
内线真空:主力中锋金钟奎(2.07米)遭弃用,全队最高仅2.03米,篮板球小组赛场均输3.7个,对阵澳大利亚时狂丢16个篮板;
体能瓶颈:主力球员场均出战超35分钟,末节防守屡现漏洞。 对阵黎巴嫩时,韩国队第四节被追回12分;
伤病困扰:锋线核心吕俊锡因伤缺阵,控卫李政玹赛季报销,轮换深度不足。
历史数据显示,中国男篮在亚洲杯对韩国保持16胜4负的绝对优势。 最近一次是2024年亚运会,中国队以84-70大胜。 但近十年交锋中,韩国曾两次给中国制造麻烦:2018年世预赛主场82-74击败中国,2022年亚洲杯小组赛93-81再胜(当时中国队因人员不整以替补出战)。
本届韩国队的三分爆发力远超以往,李贤重和柳基相的跑动范围覆盖全场,擅长借掩护绕出接球投篮。 中国男篮需警惕2013年亚锦赛的教训,当时中国队三分球14投0中,导致59-63爆冷输球。
1. 内线碾压局
胡金秋小组赛场均18.5分9.2篮板,62%的命中率主打高效;余嘉豪2.21米的身高可直接压制韩国内线。 韩国队为提速放弃高度,篮板重任落在1.98米的李贤重肩上。 中国队若持续冲击篮下,不仅能制造犯规(韩国内线场均犯规22次),还可迫使对手收缩防线,为外线创造空位机会。
2. 外线封锁网
郭士强已部署针对性防守:
朱俊龙、王俊杰轮番贴防李贤重,利用身高臂展干扰其投篮;
胡明轩、程帅澎全程追击柳基相,切断挡拆接球路线;
采用“1.5米贴防+二三联防”结合战术,压缩韩国射手操作空间。
3. 车轮战消耗
中国男篮板凳深度远超韩国,程帅澎小组赛场均15.3分,王俊杰三战砍34分,两人三分命中率均超45%。 而韩国替补场均仅得18分,不足中国队一半。 郭士强可启用10人轮换,用高诗岩、崔晓龙等生力军拖垮韩国核心体能。
韩国队57%的得分依赖三分球,进攻单一性成为致命伤。 一旦外线被锁死,其内线得分能力骤降,对阵澳大利亚时,韩国队内线仅得14分。
中国男篮的战术则更均衡,小组赛场均92.6分中,内线占比54分,外线命中14记三分(命中率43.2%)。 胡金秋的低位强攻效率达3.2分/回合,韩国队若包夹内线,赵睿、程帅澎的外线火力将获得释放空间。
黎巴嫩主帅在复盘败因时指出:“开局防守失误导致心理崩溃。 ”这提示中国队必须从首分钟起施加高压,避免韩国队借快攻三分起势。 数据显示,韩国队快攻得分占比31%,但中国男篮小组赛仅让对手打出11次快攻。
互联网龙头股排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